泵阀知识
news自吸泵不吸水是常见故障,通常由密封性、部件磨损或操作不当导致。以下是系统性的排查和解决方法:
一、密封性问题
管道漏气检查
重点检查吸水管接口、焊接处等部位是否漏气。可运行泵体5分钟后停机,贴近管道听是否有吸气声,或在接头处涂抹肥皂水观察气泡。
若发现漏气,需更换密封垫片或修复管道破损处,确保接口紧固。
机械密封损坏
泵轴附近漏水是机械密封失效的典型表现,会导致空气进入泵体破坏真空。需拆解更换机械密封件,安装时注意对准轴心。
二、关键部件故障
叶轮问题
堵塞:异物卡住叶轮时,泵体运行时会出现异常振动或噪音。需拆开泵头清理流道中的杂物。
磨损:长期使用后叶轮变形或腐蚀会导致吸力下降。若磨损严重(如叶片变薄超过1/3),需更换新叶轮。
底阀或止回阀故障
底阀滤网堵塞或密封垫老化会导致进水不畅。建议拆卸清洗底阀,更换不锈钢滤网;若阀门闭合不严,需整体更换。
三、操作与维护问题
引水不足
优选使用或长期停用后,需要向泵壳内注满引水(从注水口加至溢出),排净空气。引水需清洁,避免杂质堵塞流道。
排气不有效
运行前打开排气阀排出残留空气,尤其适用于高扬程泵。可反复启停2-3次帮助建立真空。
四、其他原因
电机反转:检查电源相位,调整电机转向(正常应为顺时针方向)。
吸程超限:确认实际吸程未超过泵体标注的蕞大吸程(通常≤8米),否则需降低安装高度或换泵。
操作建议
建议按以下顺序排查:引水检查→管道密封测试→底阀/叶轮拆卸清理→机械密封更换。若自行处理困难,建议联系专业人员检修,避免误操作损坏泵体。日常使用时,定期清理滤网并避免干转可延长泵体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