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江南泵阀官网欢迎您!
售前咨询:

0563-5092886

泵阀知识

news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泵阀知识 >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

离心泵的工作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08-12 08:49:16

离心泵是一种利用离心力输送液体的机械设备,其核心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:
1.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
离心泵在启动前需确保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液体(称为“灌泵”)。这一步骤至关重要,目的是排除空气,防止“气蚀”现象(液体汽化导致叶轮空转损坏)和启动时无法形成低压吸力。
2. 叶轮旋转与离心力作用
电机驱动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(通常1000~3000转/分钟),叶轮上的弯曲叶片推动液体随其转动。
液体在旋转过程中受离心力作用,从叶轮中心(进口)被甩向外缘,动能和压力能随之增加。叶轮中心因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低压区。
3. 能量转换与液体输送
蜗壳设计:液体离开叶轮后进入蜗形泵壳,蜗壳的流道逐渐扩大会降低流速,将液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,进一步提高出口压力。
连续吸入:叶轮中心的低压区与吸液罐(如水池)之间形成压差,在大气压作用下,液体通过吸入管持续补充至叶轮中心,实现循环输送。
4. 关键结构的作用
叶轮:核心做功部件,分为闭式、开式等类型,叶片形状影响泵的效率。
机械密封/轴封:防止高压液体沿泵轴泄漏,但长期运行易磨损(机械密封失效是离心泵故障的主因之一)。
底阀与止逆阀:安装在吸入管底部,防止停机时液体倒流导致重复灌泵。
5. 特殊类型差异
自吸离心泵:通过特殊结构(如气液分离室)实现优选启动无需灌泵,适用于间歇性作业。
离心油泵:针对高粘度或易燃介质设计,密封要求更高。
补充说明
离心泵的扬程和流量取决于叶轮直径、转速及叶片角度。若启动时未灌满液体或吸入压力过低,可能导致“抽空”现象,损坏机械密封。其应用覆盖农业灌溉、化工流程、市政供水等领域,因结构简单、效率高而成为蕞常用的泵型之一。